(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固体在水中的一些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轻重决定的。
3.了解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透明的水槽、水、石块、木块、食盐,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瓦,火柴等。在科学器材超市给每组准备盛有大于二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水的水槽一个,烧杯3个,毛巾,玻璃杯,漏斗,滤纸,漏勺,玻璃棒若干……
2.学生准备:能放入水槽的固体,食盐、白糖、沙土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一小烧杯温水,一勺食盐,把食盐(固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看到的现象(先下沉,一会不见了)。
然后问学生,把其他的固体放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导入并板书课题:把固体放入水中。
(二)活动探究
1.猜想
组织学生猜想自己准备的各种固体放入水中的现象。
2.实验
(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补充,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点拨提示。
(2)指导填写实验报告单的“实验名称”和“实验材料”。
(3)教师演示实验,分别放入个别固体,重点突出“放”。指导填写实验报告单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
(4)材料员根据需要,到科学器材超市选器材,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5)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
重点交流把固体放入水中的现象有下沉、上浮、溶解等,了解固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固体的大小、轻重没有关系。
(三)提问质疑
根据上面的实验,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或者问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提问质疑,引导学生现场解决,教师并相机引导学生思考:
1.为什么小小的螺丝钉会在水里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
2.在一杯水里放盐,是不是放多少,水就溶解多少啊?
(四)研究分离
1.让学生把刚才放入水中的固体想办法分离出来,学生可以再次到科学器材超市选器材。
2.汇报分离方法,重点是过滤、沉淀和蒸发等。
3.课前的小烧杯已经结晶出了食盐晶体,展示给学生看。
(五)生活应用
1.引导学生回顾、交流生活中的沉浮和溶解的应用。
2.教师出示几幅图片:
(1)清澈见底的小河,漂浮着垃圾的水面;
(2)人们利用救生圈学习游泳,我国自主研发的打捞船,轮船的铁锚沉入水底稳定轮船,潜水艇可以自由沉浮;
(3)几道可口的好菜也是利用固体的沉浮和是否溶解于水的性质做成的。
(六)小结评价
(七)课下延伸
课下利用固体能够溶解和分离的性质,根据课本34页的制作方法做一个结晶分离实验,制作一个彩色树枝。
五、附:实验报告单
小组科学报告单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现 象 固 体 名 称
实验结论: